
走进红色革命故事,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12月18日我校组织师生代表54人前往湖南女子学院观看红色舞台剧《骄杨恋歌》。该活动是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妇联、人民日报出版社主办,湖南女子学院、湖南人民出版社承办。
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人。近代以来,随着社会思想的启蒙与解放,湖南人逐渐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作为新思想的重要起源地,湖南也是红色革命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桓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杨开慧、向警予等杰出妇女领袖,湖南女子学院依托湖湘文化和湖湘女学传统,致力于发掘红色革命资源,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教育广大新时代湖湘学子用心感悟红色文化内涵,认真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紧跟党走,努力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
《骄杨恋歌》是湖南女子学院倾心打造的原创舞台剧,学校近200余名师生参与表演,该剧以毛泽东和杨开慧二人崇高的革命爱情故事为题材,以二人书信文稿揭开序幕,通过美轮美奂的舞台剧场景集中展示了二人献身革命的民族大义精神以及坚贞不屈的革命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谱写了对爱情理想的矢志不渝,诠释了为母则刚的博大情怀,生动形象的向我们铺开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红色文化革命故事篇章。
观看演出的同学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观演感悟,同学们都表示深深地被革命年代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所震撼,仿佛置身于波澜壮阔且深情的历史画卷之中,被剧中毛泽东、杨开慧的革命精神所感染,深受触动,同学们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机会外出参加这样的学习交流活动。
观演学生观后感
在观看湖南女子学院原创舞台剧《骄阳之恋》时,我感触颇深。例如,当毛泽东引用“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句词时,我深受触动。感受到了革命者在艰难岁月中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邬怡然
《骄杨烈歌》不只是一场话剧,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与精神洗礼。它令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亦使我们深刻体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如同一束光,照亮过去,指引未来,激励我们传承先辈精神,奋勇前行,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
——刘迪辉
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梦想和现实的思考。演员们的表演非常精彩,他们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骄阳恋歌》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舞台剧,它让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
——王韵晶
《骄杨恋歌》不仅是一部展现革命爱情的影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感受爱情美好的同时,也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王慧
《骄阳恋歌》不仅仅是一场舞台剧,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青春的美好与复杂。它让我深刻体会到,青春是一场勇敢的奔赴,向着梦想,向着爱情,哪怕荆棘丛生,也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走出剧场,心中满是对那段热烈而真挚岁月的怀念,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新的憧憬与期待,激励着
我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骄阳”。
——徐志杰
刚开始对于本次活动全然无感,直到《骄阳恋歌》开演,女演员的朗诵瞬间将我带入其中,仿佛我穿越了时空的长流回到了抗战时期,整个歌剧有杨开慧和毛泽东的相恋,有杨开慧长久等不到书信的哀怨,更有夫妻二人为解放的决心,这些情感通过语言,歌唱以及舞蹈演绎出来,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刘芳铃
观演学生朋友圈

组织师生观看红色舞台剧《骄杨恋歌》是我校与湖南女子学院帮扶共建共创工作的重要内容,非常感谢湖南女子学院给我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为我校师生搭建了红色文化学习的思政平台。《骄阳恋歌》舞台剧在表演中融入“大思政”教育理念,是一次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新时代形势下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探索、新思路。